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尾巴指鸟、兽、虫、鱼等动物身体末端的突出部分 。
许多动物都有特征鲜明的尾巴,但人类没有。上海动物园介绍,或许是因为能够用双腿直立行走,人类的身体重心垂直沿着脊椎上移,依靠小脑的协调来掌握平衡;而动物尾巴的一大功能恰恰是保持平衡,并在演化的进程中“开发”出抓握、保暖等功能。
黑巾卷尾猴 本文图均为 上海动物园微信公众号 图
第5只“手”
蛛猴科和卷尾猴科的灵长类是典型的树栖动物,它们的尾巴前端是卷曲的。在树上休息时,尾巴能够像手一样牢牢抓住树枝,手则可以腾出来抓取食物。
袋鼠的尾巴
第5条“腿”
袋鼠的尾巴很硬,能够像腿一样使用。不仅能在行走时提供推力和动力,还能在休息时提供支撑力。当袋鼠低头吃草时,它们会用尾巴和双脚共同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就像“板凳”一样稳当。
暖和
便携“毛毯”
小熊猫的尾巴看上去蓬松粗壮。它们生活在海拔较高的山区森林中,当冬季来临,尾巴往身上一蜷,就是一条暖和的“小毛毯”。
环尾狐猴
“信息柱”
环尾狐猴是群居动物,黑白相间的环纹长尾醒目而美丽。它们会用尾巴摩擦身上的臭腺,把气味涂在尾巴端,竖起尾巴散发气味,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长颈鹿的“小扫帚”
驱赶蚊虫
长颈鹿最为人称道的是个子高、脖子长,其实它们的尾巴在食草动物中也很长,有60厘米左右。尾巴前端长了一簇毛,好像一把小扫帚,除了在迈开长腿奔跑时保持平衡,还能用来驱赶蚊虫。犀牛、角马、野驴等动物的尾巴也都有此功能。
豪猪的尾巴
“小铃铛”
豪猪尾极短,隐藏在棘刺的下面。尾端的数十个棘刺演化成硬毛,顶端膨大,形状好像一组“小铃铛”,走路的时候,这些“小铃铛”互相撞击,发出响亮而清脆的卡嗒、卡嗒的声音,在数十米以外就能听见,似乎是在向那些觊觎它的捕食者发出警告:别靠近我,我可不是好惹的。
黄麂的尾巴
“信号灯”
黄麂的尾巴不长,短粗的褐色尾巴盖住白色的臀部。当受到惊吓时,它会翘起尾巴露出白屁股,起到警示和迷惑敌人视线的作用。雌麂在带着幼麂行进的时候,也经常会翘起尾巴,方便幼麂跟着自己。在森林环境中视野不佳,白斑就像信号灯一样明显,起到视觉引导的作用。这个现象在鹿科和牛科(羚羊类)动物中很常见。
责任编辑:徐晓阳
Copyright © 36加盟网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130*1234567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咨询请细致,以便成功加盟。
(提交后,企业招商经理马上给您回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