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资讯
当前位置:   > 创业资讯 > 餐饮加盟资讯 > 冬至的由来及传说
冬至的由来及传说
2020-06-21 14:07 来源: 36创业加盟网

关于冬至的传说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 ,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冬至的来历,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转枢的日子,这一天之后,阴气渐消,阳气渐长。冬至,皇帝到天坛祭天,第二天就在太和殿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

一、吃饺子。

古语有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可见冬至吃饺子已经是必不可少的风俗。"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冬至的来历,辞官回乡后,看到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因而命其弟子搭台筑灶,把羊肉和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吃。人们吃后,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便叫"饺子"。

二、九九消寒。

冬至的次日开始数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提冬数九"。数上9天是一九,再数9天是二九,以此类推,数到"九九"就算"九"尽了。"九尽杨花开",那时天就暖了。入九以后,文人墨客,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三、祭天祭祖。

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家家户户都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冬至为什么吃饺子

12月21日迎冬至节气,冬至吃什么?饺子是冬至大部分家庭的主食,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说起冬至吃饺子,河南人十有八九能抛出一段“医圣”张仲景治病救人的故事。但是,除了纪念医圣,你可能并不知道,在上古时期,冬至曾经是一年的开端。冬至吃饺子是有由来和传说的哦。

小木棍敲出的冬至日

3000多年前的一天,周公在洛阳玩小棍,时间久了,他发现小木棍的影子每天都不一样长。于是,他根据影子的长短,敲定了冬至日和夏至日。所以说,在二十四节气里,夏至和冬至是最早被确定出来的。

当然,小棍只是戏称。周公测日影的工具叫做“土圭”,是一根8尺的标杆。夏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有13.5尺,是一年之中最长的一天。这天之后,日影一天比一天短,天气也开始回暖了。

那个时期跟自然科学离着十万八千里,谁也不晓得这是为啥。但是,天气回暖、草木萌发总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代表了一轮新生命的开始,值得纪念一下。

于是,在周朝的历法中,正月是夏历我们现在的农历的十一月。所以,日影最长的冬至,成为了新一年的开始,意义相当于现在的元旦。

从周到秦,这个习惯一直没有改变。直到汉武帝再次采用夏历农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这也就是说,在上古时期,人们过冬至,其实等于过新年。

汉代冬至和新年分开后,被称为“小年”,即是为了提醒人们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也表示冬至尚有重要地位。

冬至吃一口饺子就分开了天地

关于饺子的起源,民间最为喜闻乐道的版本是:张仲景为了给人驱寒治病,发明了“娇耳汤”。这是个美好的故事,然而事实并不如此。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新疆吐鲁番地区阿斯塔那村的唐墓、重庆市忠县的三国古墓、山东滕州春秋墓葬中都发现了饺子。所以,从出土文物的角度来看,饺子源于我国己有两千多年历史了。但是,饺子以前并不叫饺子,而是馄饨。在北方,饺子和馄饨不是一回事,而南方则保留了这种称呼。

回到开始的话题,冬至为啥吃饺子。国外学者李约瑟在著作《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指出:“浑沌留下的最古老的遗迹,就是今天中国人普遍食用的馄饨,馄饨即混沌二字换上食字旁”。

《山海经》里盘古的故事是这样说的:“天和地混沌一片,像一个鸡蛋一样,盘古就在鸡蛋里面”“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后来,盘古从混沌中出来,才分开了天地,创造了这个新世界。

不管是方的馄饨皮儿,还是圆的饺子皮儿,裹上馅儿,都象征着混沌天地一团包的格局。

冬至的最初的意义,是一年的开始,白昼开始变长,有天地重开、万物初萌的特殊意味。所以在这一天,咬破馄饨便开辟一道新天地。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它的食用重要性不在于果腹充饥,而是一种庄严神圣的添福添寿添吉祥的仪式。

如果将这些过程和讲究看作一个完整的仪式,吃馄饨饺子显然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饺子背后故事

“馄饨”一词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曹魏人编的一本字典里。再后来的文献中,它的名称一变再变,其中的原因很羞羞……

宋朝,馄饨被称为“角子”和“角儿”,《东京梦华录》里说开封夜市曾经有一家卖“水晶角儿”的。当然,馄饨这个称呼还有。随便翻翻古人写的诗,很多人提到过冬至吃馄饨,但是我非常不明白,为啥他们爱吃鸭肉馅儿的。比如:

鸭肉馄饨看土俗,糯丸麻汁阻家乡。

争似梢工留口吃,秀州城外鸭馄饨。

鸭馄饨小漉微盐,雪后垆头酒价廉。

“角子”这个称呼一直流传到明代,《金瓶梅词话》第八回就说潘金莲苦等西门庆时“又做了一笼裹馅肉角儿,等西门庆来吃”。此处的“角儿”无疑是指肉蒸饺了。

也正是这些名称,让我们恰也发现了饺子的意义世界。这也大概是饺子在中国饮食文化中一直处于高位的原因之所在吧。

文章及配图均来自网络。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和面机多少钱一台
资讯推荐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36加盟网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130*1234567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咨询请细致,以便成功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