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赵基开 上海老底子
上门做衣服的女裁缝
作者:赵基开
刚解放时,上海普通老百姓生活水平不高,但都精打细算。如果要新添衣服,许多人就到裁缝铺去定做,衣料钱加工钱,比买现成的要便宜一半左右,但是如果能请到上门做衣服的裁缝,那就更合算了。比如做一件女衬衫,裁缝铺工钱要一元钱左右,而裁缝上门做,一天的工钱两元钱左右,但他一天可以做五六件衣服裤子,还可以把旧的、过时的衣服改做给小孩穿,真的是很合算的。当然东家要用比较好的饭菜招待裁缝,让他高兴,衣服做得更快更好。当时,一条大黄鱼不过五六角钱,一斤五花肋条猪肉也不过九角钱。招待裁缝的同时,全家人趁机改善一下伙食,也是很不错的一件事情。所以上门裁缝很受大家欢迎,一年中仅夏季为淡季,其他季节生意繁忙,特别春节前更是要老早预约的。
我家每年也请上门裁缝来几天,给全家人做衣服,差不多每次来做活的总是一位瘦瘦长长的大嫂,四十来岁,大家不分老少都称她为阿汝姐。她出身裁缝世家,从小脑子聪明活络,跟着父亲学技术,刻苦勤练,能踏当时刚刚流行的缝纫机,比纯手工做活要快得多了,做出衣服的式样也新型时髦。
她到我家来做裁缝,在客堂间里搁起枱板,旁边放一架缝纫机,这里就成了她的工作作坊。只见她脖子上挂着一根软皮尺,给我们量尺寸,裁衣服,踏缝纫机,忙个不停。当时没有电熨斗,她燙衣服要用木炭烧红放在铁熨斗中,效果不错。做衬头用的浆糊,也是她用面粉自调,調上一次可用一个星期。引人注目的是,浆糊碗中一把小巧玲珑的刮桨刀,造型特殊,她用起来得心应手,这是她的心爱之物。我家是宁波人,有一句老话:“裁缝师傅呒好手,全靠浆糊热熨斗。”看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她脾气好,人和气,我们家里人都能和她合得来。我小时候有多动症,阿汝姐给我量尺寸时一会儿工夫我也熬不住,东張西望,一刻不停,她就耐心地哄我说:“小阿弟,不要动,我给你做新衣服。"她一边做生活,一边与我妈妈聊家常,形同姐妹,亲如家人。她们俩还经常一起去布店挑衣料,因为我妈妈相信她的眼光好。她吃饭很随意,从来不挑菜肴,只有每天晚饭时要喝上一小杯黄酒,这是她唯一的爱好。可能是信佛的缘故,她还有一个习惯,每月初一、月半要吃素,我的妈妈就专门为她燒几只素菜。总之岁月如歌服饰,她一点也不难伺候。
阿汝姐裁缝生活做得又快又好,给我们家每个人做的衬衫、茄克衫、中山装、呢大衣、毛料西装裤等等,都做得非常有样子,一件件合身得体,有模有样,品位时尚,挺括漂亮,我们都很满意。新衣服挂起來,几乎与时装公司橱窗里摆设的服装一模一样,就是缺少商标了。她还能翻絲棉,绗驼毛,做中式棉袄、中式罩衫,真是中西样式,样样在行。这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市面上好多裁缝要么只做中式服装,要么只做西式服装,很少有中西兼做的。
由于阿汝姐口碑好,大家都乐于给她介绍生意,这样就在她的周围无形中形成了一个客户群,一年四季,包括原本淡季的夏天,她的生意都按排得满满当当的。
阿汝姐的丈夫因病过早离世,唯一的儿子由婆婆在嘉定带着,她单身一人闯荡上海滩,养活婆婆与儿子。若干年后,她的儿子长大成人了,成家立业岁月如歌服饰,工作出色,还評为劳动模范,在嘉定分配到一套住房。儿子很有良心,希望她不要再一个人在外面忙碌了,叫她到儿子家一起过日子,享受天伦之乐,也能帮助照顧孙子。她同意了,临走前来我家道别,我们都依依不舍。后来她还带了嘉定士特产来我家看望我们,就好像走亲戚一样。
配图:“欧阳洗烫店”店主欧阳阿姨(图文无关),来源网络
Copyright © 36加盟网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130*1234567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咨询请细致,以便成功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