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24):陆羽录了哪些产茶区,快来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
在陆羽的《茶经八出》中,罗列了唐代产茶的八省四十三州四十四县。好几个地方还标出了村名、庙名、山名,写的很详细。
我国许多名优茶品,除浙江、江西、江苏、安徽、四川等地部分产于唐代以前外,其余大部分为唐代制加工甚至在唐朝之后。
(一)唐代 八大名茶产区包括哪些?
《茶经》中划分了以下八个茶区,基本上是按照当时产茶区的八道(行政区划,在当时的州、县以上)划分的。
山南茶区:包括今天的宜昌、荆州、湖北衡阳、湖南湘潭、陕西安康、汉中、四川万县;
淮南茶区:包括今河南信阳、安徽安庆、六安、湖北黄冈、江苏扬州;
浙西茶区:包括今嘉兴、长兴、安吉、临安、桐庐、浙江、南京、苏州、镇江、宜兴、江苏、芜湖、太平、安徽、上饶、婺源、江西;
浙东茶区:主要分布在浙江宁波、绍兴、金华、台州;
剑南茶区:今四川的温江、绵阳、雅安、宜宾、乐山、绵阳地区;
黔中茶区:贵州铜仁、遵义、四川涪陵;
江南茶区:湖北黄石、咸宁,江西宜春、井冈山、九江;
岭南茶区:福建的福州、简阳,广东的韶关,广西的柳州。
唐代名茶产区都在这里。只是当时茶经中提到的著名产区,今天大多没有那么出名。一是当时的制茶方式和饮茶方式与今天的制茶方式和饮方式有很大的差距,今天的茶叶有明确的区域保护政策。
(二)今天区分茶区的变化和方法是什么?
唐代茶业奠定了我国茶业的基础。从唐代至今的千余年间,东有台湾,南有广东,西有云南,北有山东,茶树均有种植,具有较为成熟的茶叶加工经验。 .
产茶区的开发和延伸茶叶的产地,直接影响饮茶习俗的传播,带动茶叶消费需求。 1980年代茶叶的产地,茶区划分出现分歧。
以北纬31°和26°为基线,将暖温带茶区、亚热带茶区和亚热带-热带茶区划分为北、中、南三大茶区。
还有五个比较相似的茶区(岭南、西南、江南、江北、淮北)和四个茶区(五个茶区中的淮北茶区并入江北茶区)。
还有九个更细的茶区:秦巴淮扬、江南丘陵、浙闽山区、台湾、岭南、川西南、滇西南、山东茶区。
目前基本按照四大茶区进行划分和培训。
(三)好茶与哪些因素有关?
唐代以来,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改革和创新,茶叶的生产和品类早已发展成许多不同的门类茶叶的产地,在茶叶的选育、采摘和加工技术上有了许多进步树木。 .
陆羽的《茶经:八出》各产区茶叶品质等级,实际意义不大。尤其是影响茶叶品质的关键因素不仅是产地,还有气候和土壤,以及茶叶品种的适宜性和技术的成熟度和稳定性。
一般来说,茶树生长所需的土壤为微酸性,PH值为4.5—6.5;年平均气温15℃以上,年积温4500℃以上;年降水量不能低于1000毫米,空气相对湿度必须达到80%。为保证茶园土壤肥力和蓄水能力,茶园坡度不宜过陡,宜小于25度。
茶叶产品的质量与气候、土壤、地形、地貌、植被、水文等错综复杂的生态链息息相关。唐代和近代茶产区都是在劳动人民的不断实践中形成的。既不能盲目扩大种植,也不能大肆改变茶树的生长环境。
(四)名茶产区一定要出好茶?
单纯根据产地来区分茶叶的品质对于中草药等一些野生植物来说可能是更有效的方法,因为野生植物的品质只受自然条件和品种的限制,变异范围自然条件和品种都是很小的,几千年也不会变。茶叶加工工艺、消费群体的口味喜好和饮用需求与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变化日新月异。
像我们今天说的十大名茶和二十名名茶,比如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后葵、安吉白茶、祁门红茶、正山小种、普洱茶、台湾东鼎乌龙、东方美人等等,我们都承认它们的质量好,我们不否认茶的产地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但是还有另外两点。一是制作相应名茶的茶树品种更适合在当地的自然环境中生长,这也是它们经过数百年的进化的原因;其次,如果没有名茶产区的名茶大师这样有特色的成熟技术,估计这些茶都不会成为名茶。
(五)结语
所以,对于茶产业,尤其是因名茶产区而发展起来的茶企,更不能忘记名茶。他们不知道继承和创新。老祖宗留下的,只有铜臭味,名不虚传。副。对于我们这些喝茶的人来说,不要太迷信产地,崇拜名茶。
Copyright © 36加盟网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130*1234567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咨询请细致,以便成功加盟。
(提交后,企业招商经理马上给您回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