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的“智能盒子农场”。
“智能盒子农场”种植的双孢菇。
“智能盒子农场”的“大脑”。
在双城东官镇农业合作社,14个整齐摆放的崭新绿“盒子”,在阳光照射下格外醒目。近日,在14个“盒子”前方,举行了一场简单的交接仪式——研发建设单位黑龙江骏逢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将“智能盒子农场”移交给双城东官农业合作社的贫困农民代表。
“深哈合作”云签约项目“智能盒子农场”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悄然入驻哈尔滨,成就了一场脱离土地的蔬菜种植革命——不看天吃饭,想种啥种啥,想啥时收就啥时收。
“智能盒子农场”首秀收获双孢菇
6月11日清晨,“智能盒子农场”的菇房内,一簇簇白色的双孢菇犹如朵朵白莲“盛开”在分层码放的食用菌架上。经过双城东官农业合作社农户的精心培育,“盒子农场”在哈首秀收获颇丰。
早在今年3月22日,研发总部位于深圳的黑龙江骏逢科技有限公司与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以视频连线“云签约”形式,正式签订投资8000万建设“智能盒子农场”项目战略合作协议。
骏逢科技在深圳的研发总部依托深圳大湾区电子产业、互联网、物联网产业链优势,同时与华中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反复实验,打造出新一代集智能管理、物联网、模块化、全天候和全季节农业种植设施的智能平台——“智能盒子农场”,已经完成阶段性试生产验证,其性能稳定,节能环保,产出稳定,智能化种植优势显著。
“智能盒子农场”选择首先落户哈尔滨,不仅是因为这里低温冻土时间长适合项目推广,也是因为“深哈合作”给企业带来政策、资金、土地、税费等方面的全方位支持。
首批成功交付的14个“智能盒子农场”是该项目集中打造的第一批智能农庄。通过双城区扶贫资金支持,“智能盒子农场”以东官农业合作社为载体,全部用来扶持双城区4个乡镇的贫困户脱贫。
大数据操控,农作物随时“订制”
“智能盒子农场”长啥样?从外观上看,“智能盒子农场”就是一个个翠绿色的长方形“盒子”,长18米、宽6米、高4米,只有门没有窗户,种植面积160平方米。走进一间种植双孢菇的“盒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台连接着各种电缆的大大的显示屏与操纵台,上面不时闪动着一组组关于“智能盒子农场”内部环境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料温等参数,这些数据实时变化,只有通过种植智能控制系统才能保证各个参数的恒定,满足植物所需最适合的生产环境。
据“智能盒子农场”相关负责人高经理介绍,这里就是“盒子”的“大脑”,相当于总操控机房,通过“大脑”里的数据控制“盒子”里声、光、热、水、气等的大数据。“农场主”每天只要来“盒子”里巡视几次,查看数据是否稳定,或进行基于品种生长阶段对养分及环境需求的调试就可以。
“我们种菜就是随时种,看哪个季节哪个品种好卖就种哪种,再也不用看天种菜了,更避免了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双城东官农业合作社农民付海维说。
从“大脑”再往里走,就进入了“智能盒子农场”的种植区。里面雾气缭绕湿度很大,温度、湿度、风力、光照等都是为里面种植的作物“量身订制”的。比如首批收获的双孢菇,需要基料、菌种、草炭土上料到菇床上,调节适合的环境因素才可保证正常生长。
种植的产品已经建立销售渠道
“智能盒子农场”由骏逢科技免费提供第一批种植基料,种植过程中还请来了东北农业大学、省食用菌协会专家定期指导。
农民们最担心的是产品种植出来没有销路。对于“智能盒子农场”来说,“后路”早就“设计”好了。骏逢科技搭建起销售桥梁盒子农场加盟,用“智能盒子农场”品牌统一包装生产出来的产品,面向哈市内及周边大的生鲜超市销售,销售渠道已经建立起来。目前,首批食用菌已与地利生鲜等生鲜超市签订了供销合同。
“盒子”里的产品按市场规则定价。由于“智能盒子农场”的产品质量稳定、卖相好,在同类产品中颇具竞争力。
“农场主”不仅是农民,也可以是市民
第一批双孢菇出“盒”,平均每天产量500余斤。14个“盒子”种植的产品不同,种植时间也有差别,这样可以通过循环生产、循环收获,分批次出盒销售。
“这种生产模式,可以实现全年生产,根据不同季节的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调整生产方案。”高经理说。疫情期间,“智能盒子农场”带动了双城区4个乡镇的部分贫困户恢复生产。对于贫困户来说,“智能盒子农场”有政府扶贫产业项目资金支持,自己不用投入一分钱。
“智能盒子农场”面对的受众非常广泛,“农场主”不仅仅是农民,也可以是市民。买个“盒子”、租个“盒子”或带回家一个“小盒子”,都不是梦想。盒子使用年限是30年,采用集装箱结构,内部设施均采用国际先进的防腐技术盒子农场加盟,比住宅还结实。目前,适用于家庭种植的“小盒子”正在研发生产中。
Copyright © 36加盟网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130*1234567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咨询请细致,以便成功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