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8 人赞同了该回答
我不是经常上知乎,但偶尔会来逛一下,看看大家在讨论什么。前几天有学生跟我说,有一个问题他们非常感兴趣,希望我去看一下。于是看到这个问题:荣格心理学是不是也像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一样,“使用一个复杂的概念结构,在事后解释人类行为,但并不做事前的预测。它可以解释一切,但不做具体的预测。”也是一套无法证伪的理论?
我会觉得这个问题对精神分析和心理分析的看法过于片面,这也是目前在我们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现象,对于“科学”有一种盲目的傲慢。真正的科学精神,是对未知保持着好奇,大胆假设,小心论证,而不是对未知或难以理解的事物,统统抱以排斥的心态。
首先我认为精神分析并非伪科学。我的老师是高觉敷,最早引进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家之一,精神分析对我而言并不陌生,心理学史也曾是我的研究方向。精神分析从创始以来,便以生物学、物理学一样的“科学”自居,仅存的弗洛伊德音频,他不仅将自己作为心理学家,而且将精神分析作为科学。
针对弗洛伊德早期的批评,更多并非批评其“不科学”,而是“太科学”:过于机械地诠释驱力,过度强调性。
弗洛伊德曾直言不讳地认为,力比多就是性器官产生的驱力,就像胃部产生饥饿感,饥饿的动力在胃中,性驱力就在性器官中,这是一种生物学的模型,弗洛伊德的本专业也正是生物学。而他提出的力比多流动的原则在于平衡,是一种简单的物理学模型。总的来说荣格,早期的精神分析被批评的地方,正是在于其简单地用“科学”来看待心灵,这也是阿德勒、荣格等提出不同意见的原因。
即便如此,在精神分析创立初期,科学界便将精神分析视为科学,1909年霍尔邀请弗洛伊德参加克拉克大学校庆已是接受精神分析是科学,而威廉詹姆斯当时说了一句话:“心理学未来的希望,便在于精神分析学者身上”(波林将这句话,写入其《实验心理学史》)。
在经过了“太科学”的一段时间后,精神分析才慢慢偏向临床医学的研究方向,脱离简单的生物学和物理学模型,在大量的临床案例基础上,以医学的研究范式进行精神分析的研究,如果这样的研究方式是“伪科学”,那么“科学”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关于精神分析有效性的研究,更是汗牛充栋,有兴趣的可以多了解一些。
至于说荣格“伪科学”,我觉得实在是太冤枉荣格了。
最早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无意识的学者,正是荣格。荣格用词语联想实验,来研究个人的情结,这样的方法,受到了高尔顿的影响,但用来研究精神分析,也的确算一种创举。荣格所做的“词语联想测验”,被弗洛伊德认为是沟通精神分析与科学心理学的桥梁,霍尔和詹姆斯都对荣格的研究倍加称赞。
与弗洛伊德一样,荣格在当时也是受到科学界的认同,许多科学家对荣格的看法非常感兴趣,比如爱因斯坦。荣格与爱因斯坦是同事也是朋友,爱因斯坦常去荣格家做客,第一部爱因斯坦传记,便有对荣格的采访,采访中荣格说起其与爱因斯坦讨论“共时性”,而其共时性理论的提出也受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影响。
人格心理学的主要奠基者默里,将其著作献给弗洛伊德和荣格。默里以及与其合作完成主题统觉的摩根,都接受过荣格的心理分析。
但科学界和荣格联系最深的,是号称“物理学界的良心”的泡利,泡利因为对“科学”的疑惑,才找到荣格。泡利对奥本海默团队,对核武器的发明感到疑惑,乃至对“科学”感到绝望,加上自身的许多心理上的困惑,科学无法解答,泡利才向心理分析寻求帮助。
荣格与泡利工作了几个月后,泡利便不再酗酒,完全适应他的环境与工作,恢复了正常生活。随后荣格与泡利继续工作,荣格一共帮泡利分析了1300个梦,共同探讨共时性原则。这也是心理学与物理学融合的一段佳话,被泡利称为“心理物理学问题”。荣格所提出的共时性原则,成为系统科学中复杂性系统理论的核心理论及方法论,对当代量子力学的研究也有一定影响。
关于荣格和泡利,许多年前我曾写过专门的论文,发表在《学术研究》上,讨论关于心理分析与物理学相互影响。
保利与荣格的讨论不仅仅是两个领域的并列陈述,而且都上升到了哲学层面,并在此找到了两个学科之间的交融。保利得出结论认为:“在我看来这似乎充分证明,我称之为‘背景物理学’的这种想象具有某种原型的性质……”保利认为自己是叔本华、莱布尼茨和老子观点的继承人。1949年,他督促荣格参考叔本华的观点,认为叔本华“非常清楚地表达了有意义的巧合的观点”。他提醒荣格,这位哲学家“受你经常引用的东方观点的影响⋯⋯他的论文对我有永久的和迷人的影响。”
荣格十分赞赏这种合作,他曾说:“心灵与物质处于同一个世界,它们相互参与,若非如此,一切交互的活动都不可能发生。只要研究水平发展到足够高的水平,我们就一定能够在物理学和心理学的概念中取得共识。”
荣格与保利的合作塑造了共时性理论发展的方向。在此之前,荣格主要集中在共时性现象的现象学和经验主义特征的研究之上,而保利使他开始关注共时性的实体论和原型的特征。同样,荣格也使保利对无意识的哲学层面产生了极大的敏感性。通过二人的合作,共时性从一个经验主义的概念变成了一种基本的理解与诠释的原则,与因果性的原则一起,形成了一个更为完整的世界观。
荣格与保利在完成心理分析的工作之后,仍然保持着通信联系与相互的学术探讨,直到1958年保利去世,享年58岁。三年后,86岁的荣格也与世长辞。今天,当我们面对《原子与原型》,重温这跨学科的对话时,仍然能够感受到这种互补性的力量和启迪。”
对于共时性原理,荣格除了与泡利展开学术上的讨论,也用实验的方式进行研究。他引用了达利兹用微分概率的方法论证感应现象,用了J.B.赖因的抽卡实验来论证共时性。并且自己亲自做有关占星的实验,他选取了180对夫妇作为研究对象,来研究星象对婚配的影响。荣格的这个实验,是典型的现代研究范式,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得出结论。从样本选择到实施实验,然后得出数据并求显著和差异,最后附上公式和原始数据。
当然,在1930年与保利见面之前荣格,荣格已经在心灵的领域使用威廉·詹姆斯(Williams James)关于补偿性以及对称性的概念,他对朴素的物理学、原始的化学以及炼金术的转化理论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那个年代的心理学家,谁也逃不过经典物理学、化学的深刻影响。
科学也有其时代性,西方心理治疗第一页,由麦斯麦开启。短时间他治愈众多病人,引起普遍关注,包括当时官方的科学院,有大把的科学家去研究“磁液”。“科学心理学”几位巨擘,都有“不可证伪”理论的经历,威廉·詹姆斯的宗教经验研究,冯特的民族性研究,乃至号称实验心理学之父的费希纳,也写过《阿维斯陀注释》,分享了他的浪漫主义太阳神崇拜的体验。
关于荣格心理分析是否是伪科学,就说到这里。
比起能否证伪,我认为心理学应是当代的“核心学科”。也就是说,犹如数学是自然科学的核心学科,学好数学可以在诸多自然科学游刃有余;那么,学好心理学,心理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核心学科,不管是管理还是教育,社会还是人文,学好心理学都可大显身手。
我喜欢心理学和心理分析,喜欢我们专业的学生;学生的自信与喜欢,依然写在脸上;尽管他们总是会受到“不科学”、“不能实证”的责难。我常调侃说,若有人不满,让他们去找弗洛伊德和荣格辩论好了。
编辑于 2018-03-13
33 人赞同了该回答
荣格那个时期心理学还是开端,实验心理学的解释能力和范围太弱,荣格只能采取科学与神秘主意结合的方法,毕竟总要有人对一些难以理解的神秘问题进行研究,研究乞丐的人本身不等于是乞丐。他的洞见在后续的实验中得到了支持(当然也会有错误的)。虽然用现在的心理学研究看当时荣格的研究方法会有不足,但是对于当时的条件来说已经很科学了,他也尽可能的寻找实证,而且荣格的研究态度是很科学的,因此对于理论很谨慎,理论只是工具,如果观察与理论不符就应该修改理论。他的目的追求更深入的了解人类心理。是不是伪科学不好说(通常伪科学是指那些打着科学的旗号,而又对后续科学研究没有什么价值的理论吧!不知道伪科学怎么来定义,他的研究现在本身都还没有完全定论,他那个时代研究心理,本身就是烫手山芋),荣格的思想对其他很多学科都有影响,就如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影响深远,而且对后世启发巨大。虽然荣格心理学的原理描述也许不一定与实际相同,但是很多洞见的方向基本是对的,影响和对后续心理学研究的启发很大,也较具有实用性,对于荣格的研究现在也越来越多,还未有定论。由于人类心理过于复杂,更多的理论,还需要后续的技术突破以及后续研究来证实。
最后推荐看看《进化心理学》,就可见荣格的很多概念其思维的明锐。
编辑于 2017-05-03
Copyright © 36加盟网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130*1234567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咨询请细致,以便成功加盟。
(提交后,企业招商经理马上给您回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