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喜”牌压力锅
代表了当时盛京轻工产品的最高成就
它是中国第一口压力锅
盛京不仅能生产飞机、机床、重工产品;还生产了一些曾经风靡全国的日用品:红梅牌味精、双喜牌压力锅、等等,其中谈及最多的就是“双喜”牌压力锅。
80年代初,“双喜”牌压力锅被评为国家银质奖;
90年代初,“双喜”牌压力锅荣获国家质量最高奖――金质奖;
1992年—1995年,连续四年荣获国家内贸部、国家技术监督局、中消协等七大部委颁发的“全国畅销中国名牌商品―金桥奖”……
(当年市黎明铝制品厂生产的铝饭盒)
“双喜”牌压力锅——是市黎明铝制品厂生产的,它的前身是市第九小五金生产合作社,工厂创建初期,只是一个手工作坊式的集体企业。跟绝大多数的初创企业一样,工厂缺乏人才,资金,技术。没有融资,没有众筹,没有天使投资人。全部家当仅有几间小平房,几台破旧的冲压机。
十多名青年工人在老师傅带领下,主要靠手工生产铝制饭盒,锅碗瓢盆之类的产品,销往城乡,厂矿和学校,成为百姓居民生活的炊具用品之一。每一个矮穷矬逆袭成功,都离不开艰苦奋斗的历程。每一家初创企业要不断发展也得经受市场的考验。
(黎明铝制品厂领导研究企业发展和产品质量)
1958年与第七薄铁生产合作社、第二电镀生产合作社合并,改称沈河五金制品厂,当时的主打产品就是铝质饭盒,如今50岁左右的人可能有印象,那个年代人们上班都要从家里带饭,都是用这个铝质饭盒装。
1964年,沈河五金制品厂改称市黎明铝制品厂,并且收到了制造压力锅的任务。说到这里可能要展开一下,因为相信很多人都会有疑问,为什么要研制一口毫不起眼的锅啊?
这只是锅而已啊。没有压力锅,我用普通的锅不也一样吗?事实是,当然不一样!
给大家简单普及一下压力锅的常识:
● 由于压力高,烹饪速度快双喜牌高压锅,烹调时间只是常压烹调的1/3,大大减少了资源浪费。
● 烹饪完成后泄压排气,使得锅内处于真空状态,减少因氧化造成的营养流失,对于保存食品原有营养素是非常有利的。
● 更好呈现出食物的美味。因为压力锅在烹饪食物时没有水分的挥发,而研究表明:口感好的米饭的含水量应在62%左右,所以使用压力锅烹饪直接影响了米饭的口感。各位有追求的吃货们欢迎尝试,对比。
——△——
(市黎明铝制品厂老中青工人在车间研究生产第一口电压力锅)
回到故事本身,当时,压力锅还属于“舶来品”,工厂一无技术数据,二无相关资料。做起研究还真累心。
但是,技术人员从剖析这口国外品牌压力锅得到了启迪。经过近7个月的反复论证,设计,制模,试验,检测等,攻克了许多难关。终于在盛京轻工业科学研究院的协作配合下,在当年9月研制出中国第一口铸铝压力锅!取名“金鸡”牌(后来改为“双喜”牌)。
当时,压力锅绝对是一件稀罕物,用压力锅炖个排骨、小鸡、牛肉什么的,又快又“烂糊”,属于高档炊具,并不是谁家都买得起,有些主妇偶尔吃一顿炖牛肉什么的,都要到邻居家临时借用压力锅,用过之后,反复擦拭干净再给人家还回去,同时也不忘捎带给人家送去一碗佳肴尝尝。
——△——
( 市黎明铝制品厂工人在进行压力锅质检)
“双喜”牌压力锅诞生后,产能并不高,每年只能生产3000口左右,1971年“双喜”打入了国际市场,先后销往新加坡、伊拉克、澳大利亚、菲律宾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压力锅年产量就一下蹿升至30万口,从这时起,盛京这个铝制品厂开始让人刮目相看了。
压力锅采用铝板材冲压拉伸工艺,壁薄底厚,节能耐用,不仅可用于日常烹调,还可用于医疗消毒,尤其方便高海拔、空气稀薄地区群众的日常生活。投放市场后,畅销全国。
1981年5月15日,市黎明铝制品厂生产的双喜牌22厘米抛光压力锅,在全国精铝制品评比会上荣获同行业质量评比第一名,成为当时中国压力锅行业第一品牌。
——△——
( 市黎明铝制品厂生产中国第一口压力锅厂房)
按理说,有这么好的产品和市场,黎明铝制品厂应该有一番大作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70年代中期,由于种种原因,工厂一度陷入混乱。从1976年起连续4年更换领导班子,1977年还发生一次返修万余口压力锅的严重事故。直到1979年,黎明铝制品厂才重新恢复生机,工厂后来还被市政府首批命名为小型巨人企业。
1984年,开始走上集约化经营的轨道。“双喜”压力锅的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逐渐树立了在中国炊具行业龙头老大的地位。然而,当“双喜”压力锅在喜不胜喜的时候,在大搞“横向经济联合”的时代,先后共办了15家联营厂,全国各地很多企业都想在“双喜”这口锅里分一杯羹。一时间,“双喜”辛苦打拼出来的市场,几乎拱手让给了别人。
——△——
(当年“双喜”压力锅成品出厂)
1996年已经停产8个月的企业在工人推举下,姜天恩担起了担子。据称当时企业财务账面上只有1.70元的流动资金,负债却高达1亿多元。姜天恩认为,双喜内部管理混乱,一直在过去的荣誉上徘徊,工艺陈旧,技术滞后,以至于产品无法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是导致企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其实,“双喜”从辉煌到落寞,其原因比姜天恩上述总结的要复杂的多,有几件事值得一提。在市压力锅厂事业蒸蒸日上之际,发生过一次商标被拍卖的危机。最初,压力锅品牌为“金鸡”牌,由于该产品质量上乘,便开始大量出口。辽宁省轻工进出口总公司抢先注册了“双喜”的品牌商标负责对外出口,后来市压力锅制造总公司内销也开始使用“双喜”商标。从1979年到1990年期间,生产企业在各大媒体做了大量宣传,广告费投入不小。
国家《商标法》出台后,企业增强了商标意识,马上申请注册,但为时已晚。虽然后来企业找到辽轻公司,表明愿意以800万巨资买回商标,但最后被对方拒绝。那么,辽轻公司不生产压力锅,守着这块商标何意呢?
其实早在80年代,“双喜”就先后在国内发展了15户联合企业,按照合同上的规定,联合企业每卖一口锅,就需上缴辽轻公司0.90元商标使用费,就这样,辽轻每年依靠商标有偿使用,就可以得到100至1000万元的经济收入。
1999年,因为管理、市场等因素,“双喜”决定砍去10多户联合企业,致使辽轻公司商标使用费大量降低,效益没了,辽轻公司决定,公开拍卖“双喜”商标,标底为2000万元。“双喜”商标案,后来还写进了《中国国有企业的法制分析》等学术著作中,被当成了典型案例。
另一件对“双喜”产生巨大影响的事,就是苏泊尔。它前身是浙江台州玉环县一小厂。掌门人苏增福,曾经是台州玉环县一家农机厂的供销员,45岁的他当上了厂长。起初,工厂为“双喜”生产配件,没几年,苏增福花了300万引入一条生产线,动起了做整锅的心思。
1989年开始,苏增福为“双喜”贴牌生产压力锅。短短几年,玉环压力锅厂由借用别人的牌子逐渐成了“气候”,其产量、质量和销售上开始与“双喜”势均力敌。仅1994年,苏增福生产的压力锅营收就达到了1.8亿,产量高达230万口,是“双喜”的两倍。
1994年12月,“双喜”停止了和苏增福的合作。苏增福和他的儿子只能重新注册品牌,他的儿子苏显泽取了“SUPER”这个名字拿去注册,但却通过不了。最后,只能以谐音注册了中国商标“苏泊尔”。
有了之前的基础,苏泊尔很快就取代“双喜”成为了压力锅第一品牌,1996年实现了400万以上的销量,占据了四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2004年,苏泊尔成功上市,成为了中国最大、全球第二的炊具研发制造商,63岁的苏增福也因此被誉为“炊具大王”。
——△——
(珠海新厂区建设场景)
1999年的冬天,盛京冰天雪地。会议室里,姜天恩做出一个决定:撤离东北,南下珠海二次创业!
2000年5月8日,珠海生产基地建成,“双喜”牌压力锅再次在珠海下线。很多人没想到,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双喜”月产量就达到15000口,实现了当年投入,当年收回成本。
2003年,姜天恩和他的创业者们成立了珠海双喜电器有限公司,进一步开拓压力锅、电饭锅、电水壶等厨房小家电产品市场。
2004年,双喜销售公司也从上海南迁至珠海,完成了集团公司战略中心的转移。
2020年1月,双喜在珠海举行盛大的六十周年庆典,姜天恩感慨万千。凭借近年来的努力,2020年7月,双喜在新三板成功上市,开启了企业的全新发展阶段。
“双喜”有一首厂歌——《双喜之恋》,这首歌歌词十分耐人寻味:从黑土地到南海之滨,走过的路我们不曾忘记双喜牌高压锅,大地见证了你的艰辛和努力……
(2020年珠海双喜公司上市)
Copyright © 36加盟网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130*1234567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咨询请细致,以便成功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