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加盟资讯
当前位置:   > 创业资讯 > 零售加盟资讯 > 状元(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谈谈古代状元的命运)
状元(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谈谈古代状元的命运)
2020-05-08 09:05 来源: 36创业加盟网

前言:科举制度是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度拥有着更好地公平性,一旦靠考上就意味着获得了更高的权利,这也使得成百上千的年轻人在科考的道路上前仆后继,也诞生了“范进中举”这样的悲剧。

科举制度诞生于隋唐时期,从诞生初期到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在这1300年的漫长时光里,可考证的历史中一共诞生了592名状元,如果要加上武状元,这个数据就变成777人,1300年的时间里诞生了七百多名状元,这个比例可谓微乎其微。

学而优则仕

在古代的中国社会,人们对于做官有着浓厚的兴趣,“官本位”思想十分的盛行,孔夫子说“学而优则仕”,鼓励年轻人如果在读书之外还有闲暇的时间,就一定要去做官。另外一些至理名言同样也刺激着年轻人多学习,学习好了就考取功名来证明自己,古人云: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

在这些思想的不断影响之下,寒窗苦读十年,为的就是金榜题名时的辉煌。而状元及第则是每个科举考生毕生的梦想,但是想要高中状元又谈何容易。整个中国有多少的读书人?经过乡试与会试的层层选拔,又有多少人能够进入殿廷走到最后的殿试,竞争之激烈可惜可想而知,难怪苏洵就曾经对科举制发出过感慨:

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

到了科举制度最为盛行的清朝,满头的白发的“童生”也不是没有,四五十岁中进士也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许多人将一辈子的命运全部压在了科举考试上,考生了就飞黄腾达,考不上就孤独终老。但是,年轻人考上状元的还是占大多数,将近四成的状元在20-30岁就已经成功考取功名,这也与年轻人拥有更好地记忆力和理解能力有关。

状元凭的不一定是真才实学

宋太祖开宝八年,赵匡胤主持殿试,考生王嗣宗、陈识二人最先答完卷,并且一同上呈,二人的试卷均为上乘之作。这可让赵匡胤犯了难状元,毕竟状元只能有一个,而赵匡胤最后的做法也让人吃惊,他让二人角力(即相扑),胜者即为状元。最后王嗣宗将陈识搏倒,王嗣宗也就成为了状元,后世也给了他一个“相扑状元”称号,而各个朝代也都有类似的情况发生,有些则更加的恶劣。

唐朝后期,宦官把持朝政,皇帝往往只是一个傀儡,所以在选择状元时皇帝并没有发言权,反而要看权贵的颜色,实在是可悲。貌似公平的科举制度唐朝后期成为了宫廷政治的玩偶,不可谓不可悲。

古代状元大多出身于名门望族,他们的家人家人往往就是朝中重臣,父辈的荣耀为他们登上状元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许多人考上状元靠的就是名臣的举荐,这对于平民家庭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

状元的命运

在前文中说到,中国历史上可考据的状元数量是七百多人,这些人中龙凤最后的命运又是如何呢?首先这些人的智力肯定是顶尖的,但是能够写好文章的人不一定就能够做好事。有不少人在考取状元之后,一事无成,光顶着这个辉煌的头衔却无所事事。唐昭宗时期的状元卢文焕在中状元之后,整天游山玩水,饮酒作乐,到了最后穷得连顿酒也喝不起,算得上是历史上最惨的状元

在众多的状元当中,更有甚者投敌叛国,向敌人献媚,他就是北宋状元莫俦。莫俦是宋徽宗政和二年壬辰科状元,在中状元时年仅22岁。靖康之变,徽宗、钦宗沦为金国的阶下囚,贪生怕死的莫俦立马投奔了金国,一直到76岁去世,数十年时间一直为金国奔走效力,就连史书中也将莫俦称为“奸邪小人”。

结语

当年太宗皇帝见新科进士从科举考场中鱼贯而出,高兴地对身边的官员说到“天下英雄尽入入吾彀中!”一千多年的时光里,科举制度确实为朝廷选拔了一大批的管理人才,但是让人感到奇怪的事,这些在状元在年轻时才思泉涌,写一篇上好的文章也是信手拈来状元,但是状元当中却鲜有文学成就超过政治成就的人,往往一进入官场便无意文字,潜心研究官道,这也算得上是一种怪现象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美的空调报价(美的空调价格,最新美的(midea)空调的价格表)
资讯推荐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36加盟网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13148487947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咨询请细致,以便成功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