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隐士大都被世人惊羡,有才能的人隐居到深山老林之中,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如同在繁华都市的拼搏我们羡慕李子柒仙气灵动的生活一般。
同为隐士的李渔却因沾染了市井之气,则被当代人鄙视,认为李渔性格龌龊,左右逢源,撰写的戏剧低俗,污秽,终究为受儒家正统思想的士林之人为之不齿。李渔仙逝后也只有钱塘县令和亲友作诗以吊,在喧闹市井中走过大半生的李渔,可谓晚景凄凉。
这种误解延续到后世,鲁迅先生评价李渔为“帮闲之才”,何谓帮闲?意思是古代陪着贵族的公子哥玩乐的人。孙楷第先生也用传统儒家的立身规范来看待李渔,认为他虽然聪明敏捷,但立身行己却不讲究。
随着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渐渐被削弱,后世对李渔的评价也更加开明。林语堂就为李渔正名:
“耽于逸乐的李笠翁……因为胸蕴太多的独特见解,对事物具有太深的情感,因此不能得到正统派批评家的称许。这些人太好了,所以不能循规蹈矩,因为太有道德了,所以在儒家看来便不‘好’的。”
还是林语堂的一双慧眼,李渔的“出格”在他的眼中不是下三滥博眼球的软弱变成了一种特别。李渔一个“阳春白雪”的读书人为何走上“下里巴人”的道路?他的隐士之路为什么被世人耻笑?他到底多懂文化呢?
01 李渔,一个历经磨难,却常为人所不齿的天才
李渔,起初名为仙侣,字谪凡,号笠翁,他生活在明末清初,是浙江金华人,初听其名,你的脑海中会不会浮现一仙风鹤骨的老翁因仕途不顺,后甘愿平凡,在江边垂钓的悠然自得感。
如果你是如此遐想,那么恭喜你,想象力丰富的你已经根据李渔的姓名推测出他的生平。不少人想必眉头紧锁,这李渔是什么样的天才,怎么语文课本里都没有出现过他的名字呀?实际上我们小学背得“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便是出自李渔的《笠翁对韵》,只不过因为学得太早,那时候我们缺乏鉴赏能力,所以早已忘记。
李渔出生于市井人家,母亲是村里的帮工,父亲李如松则常年在江苏做药材生意李渔,很少回家。本名仙侣的缘来是一长老认为李渔不是凡胎,是仙之侣,天之徒。长老如此评价,在封建迷信的父母心中,李渔则成为几世贫寒的李家摆脱寒门的寄托。
加之李渔自幼聪慧,熟读四书五经,童龀之年就赋诗能文,出口成章,李渔的天赋更让父母开怀,母亲为了让李渔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效仿“孟母三迁”,最终选择将李渔安置在“老鹳楼”中读书写字。
然而原本丰衣足食的李家,因顶梁柱父亲不幸去世,全家也陷入了困顿中。人穷志不短,李渔更加发愤图强,渴望将考取功名当做走出贫寒的机遇。不负众望,李渔的童子试首战告捷,一举成名。
原以为功名利禄是手到擒来,但李渔却在乡试中名落孙山。骄傲的李渔自然心有不甘,依旧寒窗苦读,却在明朝最后一次举办乡试的时候,明晰明朝局势动荡,清朝的铁骑已经咄咄逼人,考取功名成为黄粱一梦,他不仅写下诗歌“几处烽烟熄,谁家骨肉全? 借人聊慰己,且过太平年。”
在家道中落、格局动荡的双重打击下,他放弃了入仕之路,迈向了归隐之路。当一个人放下心中的执念、父母的期待、世俗的眼光,曾经志向远大的李渔回到家乡李村,自嘲为“识字农”成为一名隐士,还写诗聊以自慰,“但作人间识字奴,为才何必擅雕龙?”。
02 与王摩诘的家庭差距,截然不同的隐士道路
西晋王康琚在《反招隐诗》中说“小隐隐陵薮(líng sǒu),大隐隐朝市。”意思是归隐在山野之间是小隐,比如陶渊明、王维等,而归隐在朝市则是大隐,比如在初唐时期,隐逸其实可以被求官的接近,李白、诸葛亮便是鲜活的例子。
白居易则在《中隐》这首诗中提到“大隐住朝市李渔,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他提出“中隐”的说法试图找到入仕和出仕的平衡和中和来抚慰自己欲进不能 ,欲退不忍的矛盾心理。
然而我们只看到归隐的高洁与怡然自得,却忽视了物质基础——隐士是需要资本的。陶渊明虽有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傲骨,晚年的他却是“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最终在饥寒交迫中离开了人世。而被称为“诗佛”的王摩诘,则幸运太多了,他在钟南山归隐时,依然能拿到俸禄,是富隐,无需为生活发愁。
相较陶渊明的归隐的纯粹,王摩诘归隐的不甘,李渔的归隐多了几分俗气,未去偏远之地,而是留在了市井之中,不挂念天下苍生,而是做了一名“自媒体人”,用自己的才学创作小说和戏剧。然而李渔的市井归隐之路不被同时代文人所认可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违背读书人的初衷。北宋理学家张载曾说读书人的使命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李渔不仅没有“治国齐家平天下”,还创作市井小说、戏剧等上不来台面的内容,简直有损读书人的面子。李渔不好好归隐,过一种清贫的生活,反而用高洁的文字迎合大众需求走上致富之路,这刺痛了许多文人心中的高洁与傲气。重农抑商的发展策略,世人对商人的误解。古人曾将钱称作“阿堵”,表示对它的不屑,钱乃身外之物是传统士人的共同倾向,将黄白之物置于身外,不屑语之更不屑求之。重视成本与收入的商人自然成为众矢之的,白居易也曾在《琵琶行》中吐槽“商人重利轻离别”。作品和性格缺乏气节,最终成为帮闲。 李渔可以说是自媒体的鼻祖,在封建社会生存的他早早明白了流量和读者的重要性。他说“惟我填词不卖愁,一夫不笑是吾忧”,由此可见他的作品以市场为导向,以娱乐大众作为创作目的。他的通俗文学创作表现得过于趋时悦世,在人生后期又游走于权贵之门,东奔西驰,陪达官贵人吃饭、赋诗……全然无读书人的气节
03 隐士才子在文化领域五彩斑斓的绽放
李渔的作品畅销可以说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虽被士人看不起,但也解决了生活上的燃眉之急。但李渔骨子里依然是文人,总想给世俗生活赋予了优雅高洁的文人精神。
李渔的风雅在《闲情偶寄》这本书更是体现的入木三分,他从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这八个方面介绍了如何精致的生活,提高生活品味,过好艺术人生。
词曲李渔不仅有创作才华,还有组织管理能力,创立了戏剧班子“李家班”,演绎自己创作的剧目。此外,他还训练演员、导演剧目、登台演戏。基于以上几点,余秋雨先生评价他为“戏剧全才,一个精通戏剧各个组成部分的戏剧实践家”。
从剧本《风筝误》这一喜剧故事看见李渔对读者心理的把握,故事不落窠臼,以风筝为主线,融入了巧合、误会和弄假成真等元素,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风筝误》讲述了詹烈候有两个女儿,大女儿爱娟样貌丑陋,小女儿淑娟才貌双全。一位书生韩琦仲在风筝上题字,由胸无点墨的贵公子戚友先放风筝,在放飞风筝的时候,风筝线断了,风筝飘落在詹府,被小女儿捡到,读到风筝上书生的诗句,芳心暗许,和诗一首。戚家家童找回风筝,韩琦仲在书房看到淑娟的和诗心中大喜,想见一见这位姑娘。于是故技重施,风筝却落在爱娟的院中,爱娟以为是戚公子,所以冒充妹妹,请奶奶邀请风筝的主人月夜相会。韩琦仲欣然赴约,被爱娟的样貌吓跑,月夜归来不再问儿女之事,苦读圣贤书,高中状元,得到詹烈候的器重,就把小女儿淑娟许配给韩生。韩琦仲以为是密约所见的爱娟,愁眉不展,心中闷闷不乐,但又害怕犯欺君逆父之罪于是选择屈从,大婚之夜掀开盖头心中大喜。
古人常云,才子配佳人。现代人则是俊男配靓女,男神配女神,CP如果没有颜值,是没有观众的,读者期待着从戏剧故事中弥补心中的遗憾,大团圆的结局让人拍手叫好。
居室李渔的园林作品有北京的“半亩园”、婺州“伊园”、金陵“芥子园”、杭州“层园”。园林的名号如同文章标题一般,得通透雅致,方可吸引游客驻足;此外园林的建造最忌奢靡,要“以能遮风雨为贵”,满足园林的基本实用功能;其内部的构造和摆放应当因地制宜、取法自然,巧妙地应用地势、水源的特征。从这三点,可见李渔的园林美学观念集文学、质朴、自然于一体。
李渔在家乡修建一座亭子,由于当时李富贵是最大的赞助商,所以就有乡亲提出不然叫富贵亭吧,李渔连忙摆手,说这名字太俗,于是取名为“且停亭”,还做了一副对联“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净且停停”,一时间让这亭子高雅了不少。
饮馔与颐养李渔的饮食与养生的观念可谓是一体的。在饮食上,他崇尚清淡、简约,爱蔬食、远肥腻、求食益,认为如此便可“渐近自然”。食欲上的“无欲无求”投射到养生上便成为“以心为乐”的洒脱与自然。
没钱的时候你会买花吗?想必你内心会想,我就是有钱也不会买花,几日就枯萎了。然而李渔却说“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家中贫寒,无法购买水仙时,李渔对妻子说“汝欲夺吾命乎?”笠翁的审美情趣是市井之人难以企及的。
04 总结
生活在国家覆灭之时的李渔放弃了功名梦,进入了市井下的归隐生活,如果注定不能在官场上胜意,那么不妨以文为商,顺世豁达,在乱世中保留文人最后一丝哀叹。
Copyright © 36加盟网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13148487947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咨询请细致,以便成功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