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创业故事案例,青年创业者成功案例,9个经典青年创业成功案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例子_5个大学生创新创业案例相关内容介绍,36创业加盟网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青年创业故事案例,少年创业成功例子3个。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创业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活跃起来。那么下面是我整理的少年创业成功例子3个,就跟着我一起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少年创业成功例子一:
用平凡的刻刀 一个90后大学生创业的 故事
2012年,肖治鹏 毕业 于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谁也没想到,这位刚离开校园两年的大学生,头顶已戴着多个光环:书画艺术名家、中国青年篆刻家、中国钢笔画家、中国当代资深书画家、中国书画艺术领域百杰、中国古 文化 优秀传授者、中华文化艺术爱心使者。
近日,我有幸与肖治鹏见面,难以想象,一副副美丽的画卷竟然出自眼前这位"呆萌"的小伙子。刚满25岁的他,在湛江已小有名气。 肖治激穗桐鹏告诉我,他不仅擅长篆刻,而且钢笔速写和钢笔作画也是强项。从2006年开始,他的作品在国内外荣获了众多艺术类奖项。
在旁人眼里,肖治鹏是个爱琢磨的人,手里一拿到新东西,总爱刨出个所以然,趴在桌子仔细琢磨,一晃就是几个小时。特别是在接触篆刻那段时间。刚开始,大家看到他在橡皮擦上 雕刻 着自己的名字,以为只是一时兴起,玩玩而已。可时间久了,发现他不仅在橡皮擦上雕刻,而且喜欢在贝壳或石头玩起了"刻字绘 画"。
"篆刻是我从小就喜欢明坦的东西,记得当时自己想一门子心族族思学习更专业的篆刻技术,所以要求家人能帮忙找老师给我辅导,但没有得到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心情很低落,"肖治鹏说。
虽然没有家人的支持,肖治鹏并不气馁。他暗暗告诉自己:我能行!就这样,一个人毅然在自学篆刻的路上慢慢前行。凡是遇到不懂的,他就跑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回来凑着眉头琢磨一会就懂了。肖治鹏一直坚信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理念,这也折射出他身子上的一股韧劲。
在高中时,肖治鹏遇上了第一位"引路"人--杨克栋老师。这样,肖治鹏的艺术之路迎来了大转机,短短几年时间里,连续获得了不少荣誉。"自己的 努力终有收获,当时不少旁人投来赞许的眼光,可是家人还是不太支持我'玩弄'篆刻,但我知道选择走自己喜欢的路才有意义"肖治鹏笑着说。
2008年,肖治鹏考上了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学习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大学期间,他利用更多的空余时间去创作,且积极参加各种书画篆刻方面的比赛。至2009年4月,肖治鹏被授予"中国当代资深书画家"的称号,同年5月,他的作品在"第五届'欧阳询'全国书画大赛"中获金奖,在"中国首届 '八大山人杯'文学艺术大奖赛"中获篆刻一等奖。6月他的作品又在"第五届'华夏杯'全国青少年书画大赛"中获得金奖。
一直以来,肖治鹏都在艺术的海洋中探索。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贝壳的内壁是可以作画的,且更富有的艺术价值。于是,他开始尝试在贝壳上作画。
刚开始,他用钢笔、签字笔、大头笔为工具作画,但发现在这些颜料在贝壳上的效果不佳,用手轻轻一抹就变得模糊。后来他把工具改选为油性笔,出乎意料的是,油性笔的作画,质感光滑且不掉色,像陶瓷里面的花纹一样。
在一般人看来,贝壳绘画难度远超于纸,与纸上作画相比较,贝壳作画花费时间长又耗工具。"贝壳不像宣纸平整,可供绘画的只有内壳壁。而内壁也是 凹凸不平的曲面,作画过程中很困难,但这恰恰是贝壳艺术品创作的特色所在,一般在凹凸贝壳上的画面更有立体感。"肖治鹏如此说道。
贝壳作画初有成效后,肖治鹏又开始向高难度挑战,后来选用了生蚝壳、螃蟹壳等材料作画,同样也创作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因画结友,如今,肖治鹏组建了一个5人的创作团队,命名为"大鹏艺术坊",其中主要的联合创立人张鉴荣、朱惠妙、凌伟森、梁伟鹏等。"大鹏艺术 坊" 迄今为止绘制的贝壳钢笔画纯手工工艺品约200多件,石头钢笔画纯手工工艺品近600件。近日,大鹏艺术坊在2014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上也展出了部分艺 术品。
正如古代名人张衡所说,"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在同年龄人眼里,肖治鹏就是爱拼、肯干、聪明的人。他除了擅长于篆刻、贝壳作画外,长卷钢笔画也是特长之一。
在近期,肖治鹏创作了三幅钢笔画得意之作:《世界现代建筑》、《美丽湛江》、《美丽廉江》。目前,长卷钢笔画《美丽湛江》受到不少市民的青睐,也得到了市政府领导的认可。
据悉,长卷钢笔画《美丽湛江》主要是呈现了赤坎区和开发区的特色建筑物,其规格为长1000厘米,宽10厘米,由6本宣纸册页拼接而成,折叠后看似一本《新华字典》。创作这幅《美丽湛江》长卷钢笔画是从去年12月开始,创作时长为1周。 "我是一个不断追梦的人。未来我会努力钻研带有自己风格的艺术作品。我会在篆刻的艺术海洋里不断翱翔。立足湛江,开创属于自己的文化产业,创作出更多匪夷所思的艺术作品。"肖治鹏说。
少年创业成功例子二:
大学生“玩”出千万营业额网店
5000元启动金,玩票开出淘宝店
去年3月,丁奔带着玩票心态开出第一家卖棉拖的淘宝C店。而到今年9月,他已经运营管理着三家天猫店。在不到三个半月的时间里,三家店的营业总额已经近千万元。
今年22岁的丁奔,是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台州椒江人。用他的话说,开淘宝店也是误打误撞。
开淘宝店,是因为大学好哥们的父母是做棉拖批发生意,可以作为货源提供。虽然淘宝上卖棉拖的淘宝店已经泛滥,但丁奔一算,合租学校里的小仓库、淘宝押金加部分货款差不多5000元的成本就够了。“投入不多,可以试试看。”
去年三月,他拉回第一批12个款式的700双棉拖。“第一步先拉同学朋友成本价买,2、3天后,慢慢有客户来问价,我干脆就亏本卖,赚人气。”
棉拖利润低,生意好的时候,一天也就挣三四百元,差的时候就几十块。”丁奔把这个阶段形容为一个人的小打小闹。
但在这期间,他也意识到:小规模的棉拖淘宝店在激烈的竞争中是难以生存下来的,必须依附大的平台。他开始花大量时间钻研网店的运营。
成功的秘诀:态度诚恳+有想法
转机发生在今年9月。“原先从批发商处进货,要比出厂价贵2、3块,没有价格竞争力。”回到老家创业的丁奔,想办法找到了同在台州的拖鞋生产厂家,没想到,厂家也正想找人合作运营电商平台。
“我向厂长提出,运营成本我承担,利润均分的合作方案。这相比其他运营团队提出几十万运营费,再利润抽成的办法,要更有竞争力。”丁奔说,在多次争取后,合作谈成了。
好运在半个月后再次降临。“偶然的机会,我得知还有其他天猫店店主也在这家厂进货,就辗转联系上了对方。”没想到,两人第一次见面就非常投机,聊了十几个小时。这位有2家天猫店,去年销售额达100多万元的店主,当即和丁奔提出合作意向。
“其实当时我很矛盾。一方面怕耽误学业,也怕同时经营3个店,步子太大,风险太大。另一方面,合作对方的天猫店规模大,当时开给我的条件不算好,但我很看重这个学习机会。”但3个月后的今天,丁奔很庆幸自己最终选择了合作。他用坐时光机来比喻合作的好处,这两家天猫他在我运营的3个月里,销售额达到了近700万。运营过这类规模的天猫店后,他在运营自己那家销售额200多万的天猫店时,能更好地把握和预判了。“例如我现在会花2、3万一天的推广费来为自己的天猫店做推广,压力很大。如果没有运营过另外两家天猫店,我估计没有这个心理承受力。”平衡学业和创业,仍是创业大学生的难解题
去年8月,早报曾报道过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研三男生宁沛然创业淘宝,10个月天猫店销售额近2000万的 创业故事 。宁沛然当时面临着,创业后学业跟不上,毕业有点悬的问题。
而难以平衡学业和创业的问题,同样也困扰着丁奔。因为忙着淘宝创业,他有8门课需要补考。“我也考虑过要不要休学,但现在还是想争取顺利毕业。”
儿子能否平衡好学业和创业,也成了丁奔爸爸的心头大事。“他创业我不反对,但前提条件是学业不能落下太多。要是把握不好度,那就麻烦了。”
而之江学院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睿也是丁奔创业的指导老师。他告诉记者,丁奔这样的创业型同学,此前学校里并不多见。“我们现在在尽各种努力,例如帮他联系重修,以学校认可的竞赛中获奖等方式,来帮助他毕业。而今后,我们也制定某些课程有学分替代制等办法,给创业同学更多的支持。”
创业,一定要有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感觉,或者是万马奔腾的感觉。那么下面是我整理的青年创业成功例子3个,就跟着我一起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青年创业成功例子一:
女研究生 毕业 摆摊卖烤脑花 称心理有落差
又到一年毕业季,此时,大多数同学除了忙于准备毕业论文答辩外,找到一份好工作也成了迫在眉睫的事。然而,即将从重庆工商大学文新学院毕业的研三女生焦昱纬却一点也不慌张,这个出生于1990年的女生,早已谋划好了未来—回到老家河南省洛阳市,摆摊卖重庆烤脑花。
求职不顺她找到商机
前不久,洛阳一家美食机构举办洛阳最好吃的美食的评选,经过众多吃货投票郑判,霸道烤脑花成为洛阳“最好吃的50家美食”之一。店老板焦昱纬自己也没想到,读了研究生,会从事这一行业,原计划准备毕业后从事 广告 工作的她,现在打算将烤脑花一直做下去。如今,每天晚上8点到11点,她都会和男朋友赵思一起在洛阳市涧西区牡丹广场南街酒吧外的一个5平方米的小摊卖烤脑花。
2008年,焦昱纬考入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大学毕业,她考上本校的研究生。7年的重庆生活,让她习惯了麻辣味道。烤脑花是她的最爱,她称,每隔两三天都要吃一次烤脑花。
2014年5月末,学校课程结束,焦昱纬回到洛阳找工作,不过并不顺利。焦昱纬说,那时候找不到工作心里烦躁,就想吃一口烤脑花来消愁,但是她走遍洛阳却没有发现一家烤脑花店。
她告诉重庆晚报记者,在洛阳找脑花店的过程可以称得上是由怒到到喜,“开始在洛阳找了半个小时没发现一家,觉得很不爽,可是当把洛阳快找遍还没发现一家时,我心情就变得高兴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于是,她有了在洛阳开烤脑花店的想法。
偷学技术蹭场地摆摊
半月后,她又回到重庆,准备找一家烧烤店的老板拜师学艺,不过却吃到了闭门羹。“烧烤店老板告诉我烤脑花的技术铅丛派属于商业机密,不外传。”
拜师不成,只有靠自己去摸索。于是焦昱纬每天都要去点一份烤脑花,偷偷观察烤脑花的流程。“脑花烤之前包在锡箔纸里,看不到里面,我就借口看脑花是否新鲜,打开看里面有什么配料。”观察了半月后,焦昱纬回到了洛阳开始做烤脑花,不过烤出来的脑花味道总有一股腥味。“开始以为是脑花不新鲜,后来换了几次还是有腥味,最后问了一位厨师才知道,原来脑花在烤之前要将上面的血丝剔除,否则就会有腥味。”解决了这一难题,烤脑花的味道开始变得正宗起来,于是摆摊卖烤脑花被纳入日程。
焦昱纬称,她的摆摊启动资金,只有研二时做兼职挣的6000元钱,她将目光放在了洛阳市涧西区牡丹广场旁的酒吧一条街,因为那里晚上有很多年轻人去消费,而且年轻人爱尝鲜,能够接受麻辣味道的烤脑花。
为了节省资金,焦昱纬不停地找可以让她免费摆摊的酒吧。焦昱纬回忆说,“我告诉他们如果让我在酒吧外摆摊,我的烤脑花一定可以为酒吧带来一些客流量。槐贺”最终,她找到了一家酒吧。“现在,我平时每天能卖50份脑花,节假日会卖60份,一份烤脑花卖15元,一天的营业额在800元左右。”焦昱纬介绍。
“说不失落是假的”
重庆工商大学文新学院院长蔡敏表示,虽然焦昱纬没有选择本专业的工作,但是她的烤脑花店实际上是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外现在就业形势严峻,许多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博士生选择摊煎饼、煮米粉、卖肉夹馍等小吃创业,这种现象值得我们理解和支持。
话虽如此,但看到一起将要研究生毕业的其他同学,找到体面工作,而自己却摆摊挣钱,心里会不会有落差?“说不失落是假的,有时候也曾羡慕找到好工作的同学,毕竟读了十几年书,一份好工作才是最好的回报。”焦昱纬说,一开始她都不好意思给亲戚说在烤脑花,怕亲戚嫌她没本事。
“摆摊卖烤脑花虽然看似与读书多少无关,但是书多读一些还是有好处。”她称,广告营销知识和经营息息相关,毕业后她将联系一些电商,在洛阳团购销售烤脑花。
青年创业成功例子二:
大学毕业生贺伟龙创业,就要“玩把大的”
与一般的大学生创业者不同,贺伟龙选择“玩把大的”。
这个1988年出生的年轻人,已是河北贝克艾瑞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的 创业项目 ,核心技术来自一位留美归来的博士,项目生产的新型非培养微生物检测芯片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仅一条小型生产线,就可实现年产芯片100万片。”
几年前的一次同学聚会上,闲谈中有人无意提到了归国博士白向阳的“新型微生物检测芯片”技术。对于饭桌上的大多数人来说,这种“高大上”的尖端科技离他们的生活实在太远,话题也很快被一带而过。但当时贺伟龙却从只言片语中敏锐地捕获了三个重要信息:留美博士、技术先进、与自己来自同一座城市,并从中嗅到了一丝商机。
“您是邢台人,完全可以回到家乡来发展!”在辗转联系上白向阳之后,贺伟龙却得知上海、南京、杭州甚至美国的公司都在与白向阳积极接洽中,无奈之下,他只能拿出自己与他是“同乡人”这一“杀手锏”,而当时的白向阳恰好表现出想要回家乡发展的意愿。
自以为是“平步青云”的贺伟龙,没想到紧接着便陷入了更大的焦虑。这种高科技项目前期投资巨大,至少需要3300万元,这对他而言显然是个“天文数字”。
正在“抓狂”之际,脑中突然闪过的一幕又让他两眼放光。贺伟龙大学时在一家民营钢铁企业做兼职会计,在老板与其他钢铁企业老总们的谈话中,他得知时下许多钢铁企业由于产能过剩、资源消耗较大,正在寻求转型升级,对一些高新项目非常渴求。“能否从中牵线搭桥呢?”整理好厚厚的一沓资料后,他开始奔波于各大钢铁企业老总的办公室。
在对一位当地知名的民营企业家前后4次的出色“公关”后,他终于成功了!经过协商,出资方龙海钢铁集团将占据新公司55%的股份,白向阳博士以技术占股40%,贺伟龙拥有5%,并出任公司总经理。当年,河北贝克艾瑞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下一步,就是探索怎样开拓市场!”在企业步入正轨后,对贺伟龙的考验才真正开始,“我觉得创业就像是在开车,有了车之后,要想开得快,还得加足油,得整合资源并充实专业人才!”
目前,公司生产的新型非培养微生物检测芯片利用的是微生物学和流体力学原理,可以迅速完成对病毒和病菌的检测。新型芯片可广泛运用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疾病诊断与控制、进出口检疫等领域。带领公司上市,是贺伟龙的梦想。
青年创业者成功案例
青年创业者成功案例有哪些呢?我们不妨来参考下范文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青年创业者成功案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小天才变成小CEO
在浩淼的银河系中,有一颗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薛来。
16岁时,他和林晨阳、李贤基以“启发多触式界面数据传输”技术赢得了英特尔国际科学和工程大奖赛。那一年,还是高中生的三位小伙伴并没有萌生创业的想法,他们将1000美元奖金留作申请专利的科研基金,而其余2000美元全数捐献给了遭受地震侵袭的成都。
次年,“2009年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的舞台上,他与钱学森、高琨一起站在领奖台上。
对于喜欢埋头做科研的他来说,最好的选择是去大平台专心科研。
高考那年,他搁置了去美国求学的机会,初衷是为了省下每年三四万元的学费,给家里减少负担。于是,他决定留一年gap year,就给英特尔公司投了简历,顺利地进入了上海英特尔亚太研发中心,他是全公司唯一一个没有大学本科文凭的正式员工。
一年以后,身在新加坡的林晨阳也服完了兵役,林晨阳对薛来说:“我们一起开家公司吧。”薛来说:“好的。”两人一拍即合,薛来放弃了学业,放弃了英特尔这样的大平台,当时双方父母都不支持他们的创业。
他俩抱着手工制作的产品touch+,自费买了去美国的机票,一家家地跑投资公司。遥想当年比赛时,薛来在额头上戴着一个带有透明胶粘合的自制设备,身后背着一台ThinkPad笔记本电脑,冲着对面的Kinect,时而举起双手,时而做出端茶壶的动作。
“美国的风投都非常老油条,他既不投你,也不放你,不温不火地搁着。”于是,他们转向众筹的方式,没想到,这个类似于微动和Leap Motion、可以省去手在键盘和鼠标之间来回移动的手势控制装置,头3天就在Kickstarter上筹得了10万美元。后来,他们在新加坡拿到了红点创投的50万美元,但由于做硬件成本较高,现在这笔投资还不足以支撑他们在新加坡租一家像样的办公室。迫于资金紧张,薛来回到了上海的家里,通过Skype和同伴们远距离协作办公。
一个90后的CEO,带着一群平均年龄40到50岁的大叔们创业,薛来有过沟通和相处的困惑。“我现在正在慢慢地改,我觉得只要把员工当作合作伙伴,以一种平等没有阶级概念的态度来和他们共事。”他说。
在看似冲动的创业选择背后,薛来用一周工作100个小时的疯狂方式为自己做事,“已经写了20万行代码,不过还没完,争取这周末就把驱动做出来。”薛来对《IT时报》记者说,“我总是喜欢自己埋头做事,有时候不能很好地跟同事沟通协作。”
屡败屡战的创业坚持者
“余佳文不能代表我们整个90后创业团体,我们不能浮躁。”李佳对记者说,她那中性的嗓音非常有辨识度。
李佳,一个非主流的90后女生,她的身上有叛逆的因子,她喜欢逛酒吧。
她的微博上还写着“Relax Soul生活网CEO”这个头衔,酒吧客和Relax Soul生袜消乱活网是李佳的初创项目告档,这两个项目都是以夜生活为切入点,不过现在都已经搁置了。
“如果你只付出了80%的力气,不能说自己尽力了,尽力应该是付出120%的努力。”讲起初创的艰难时李佳说,“朋友让我去投资者大会,我在门口徘徊了很久,都不敢走进门。”
大二那年,李佳借着实习的机会来到《创业家》,她的动机十分明确:认识人脉找资源。2012年初,她用了半年的时间来做市场调研,原先想做同城活动的念头被打消了,因为她发现,如果音乐、展览、线下交友一把抓的话,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不适合初创项目。
有天晚上,她在酒吧里参加一个open麦克的活动,场子非常热闹,她就萌生了一个想法:我为什么不做一个面向“酒吧客”的产品呢?
“组织了两次open麦克的活动后,我发现中国人不像外国人,场子很慢热,虽然每场都赚钱,但是没办法规模化。”李佳尽力总结着产品失败的原因,“一般酒吧客都是‘刷脸卡’,跟老板混个脸熟就可以打折,线上的折扣自然留不住客户。”
当她将“酒吧客”App的UI图纸设计出来后,迫于家里的'压力,她还是回到澳洲继续读研。不过,她没有将这个项目放手,托国内的合伙人帮忙找技术人员来写代码。一直到了2013年年底,技术仍旧没有搞定。“可能合伙人的意见不统一,我们的团队就散了。”李佳说。
在她看来,团队建设比运营推广,甚至是产品本身更为重要。“合伙人分为出钱、出资源和出力三类,最重要的原则是能力互补。”她说道。
今年3月,她又动手操弄起现在的项目——“小帆船在线”,一个帮助“海归”进行就业培训、咨询和招聘的网站。目前网站已经上线,李佳规划着1个月后就回国找投资。
创业前辈们怎么看90后创业者
有人说,90后没有60后的焦虑,没有70后的听话,没有80后的压力,没有思维定势,只为梦想努力,只为自己和爱自己的人活,很酷很有感染力。
由百度百家发起的“如何对待90后创业者?”的网友投票中,有70%的人站在正方,认为应该给更多的宽容与支持;有29%的人站在反方,认为泡沫太多应理智。
正方
蒋凌霜(《青年中国说》制片人)
余佳文身上有很多争议,但谁的青春没有争议呢,我倒觉得他想事情很通透,他在节目中曾说:“我喜欢称自己为年轻人,因为90后终将会过去,但年轻永远不会过时。”
在我们节目前期调查中,会发现90后这一代人,生活环境更为优渥,教育环境也更为良好。他们不用背负80后的压力,也没有70后那么谨慎,他们创业不会瞻前顾后,但是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从国家政策来说,国家是不鼓励年轻人盲目创业的,这批创业的人里可能只有1%会成功。
王俊(创业咖啡馆IPO Club的创始人,80后创业者)
80后很纠结,有生活压力,养活自己,买车买房;90后的想法更接地气,想做就做,执行力强。
90后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机,从小就开始接触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也在这两年中迅速普及,似乎是一块新大陆,跟互联网相比,普及速度更快,用户基数更大,使用频次更高。你会发现,90后比起前辈们,对互联网的模式创新理解得更为深刻。
有人说,90后一毕业就出来,甚至辍学创业,没有资源、人脉,空有一腔热血。我倒觉得,资源从来不会成为90后创业的壁垒。
如果一个90后拿着他的项目来找我孵化,那他只要对自己的项目理解够深,享受创业,有团队的领导力和凝聚力,我就愿意给他投。
反方
互联网专栏作家 老铁(真名佟志斌,目前也在做O2O方面的创业)
90后的一个共性是,创意性的东西很多,想法非常具有颠覆性,我觉得这个非常好。但是有一个问题是,往往落到现实层面难以执行。想法很有颠覆性,而商业模式并没有太大的颠覆性。
余佳文是一个个案,并不能代表整个90后创业群体。他有很多好的地方,但有些传统的东西是不可能颠覆的,比如传统的商业管理方法,这是科学、是真理,“野路子”是很危险的。
拿80后来讲,他们那时候创业的人也很多,但是最后活下来的就戴志康和李想,他们一个有技术门槛,一个有专业的管理团队。我认为90后创业企业能活下来的比例在30~40%,具有技术或管理门槛的企业才能活下来。
梅晨菲(Innospace投资人)
90后做事考虑比较少,有利有弊,利在他们行动力强,弊在规划不够,起伏较大,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将70后、80后、90后横向比较没有意义,我们看项目主要看团队,看综合成熟度。
;针对青年创业故事案例,少年创业成功例子3个的详细介绍,36加盟网整理给大家,你们可以参考一下:青年创业故事案例.
Copyright © 36加盟网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130*1234567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咨询请细致,以便成功加盟。
(提交后,企业招商经理马上给您回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