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国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新一代80、90后父母教育理念的转变,儿童早教市场迎来蓬勃发展的时代。几年前就有很多资本布局该赛道,但是存活下来公司的凤毛麟角。
本篇文章将重点分析儿童早教领域现状及近几年我们观察到的新趋势。如果你是该行业的创业者,或者对该领域感兴趣,欢迎与分享投资分析师李梦娜联系。
目前早教产业链主要涉及两大块,一是专业机构教育,二是家庭教育。专业机构教育主要包括线下早教中心(0 到 3 岁儿童)、幼儿园(3 到6 岁儿童)、特长培训(少儿艺术、少儿英语等),同时围绕早教的专业机构涉及到幼儿教育的教具教材、师资培训、教育信息化等业务。而家庭教育则围绕 C 端儿童及父母的教育娱乐消费展开,包括传统的幼儿消费内容、玩具以及科技+幼教的产品如儿童机器人、VR/AR 产品等。本文讨论的范围以C端家庭教育类产品为主。
根据国元证券2016年初的测算,目前家庭教育的市场规模约为2000亿市场规模,幼儿园市场规模约为1700 亿。儿童早教总的市场规模约为3700亿。 未来三年每年将新增加640万新生儿,将为早教市场带来358亿元的增量市场。预计到2018年,这部分市场规模将达到4565亿元,儿童早教在中国未来几年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除却国家的政策利好外,二胎政策和消费升级是推动该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一个痛点是儿童市场非常细分幼儿早教产品,不同年龄段的需求相差很大,同一款儿童教育产品不可能完全覆盖这三类人群:
第二个痛点是低幼儿童娱乐产品巨头早已涉足,但至今尚未出现品质较高的IP,能够实现类似迪士尼这样电影、电视、玩具、游乐园的全渠道变现。
第三个痛点是早教内容质量良莠不齐,家长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选择产品,目前大多数家长的决策严重依赖亲子社群推荐。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早教产品和早教产品的消费渠道发生了巨大的迁移:早期早教产品的主要消费渠道在商场、新华书店等线下购物场;第二个阶段随着巧虎在中国的成功,电话销售和社交销售成为了早教产品的重要渠道,与线下的销售并重;第三阶段,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崛起,线上销售成为了主要的消费渠道。
从消费的内容上看,视频、音乐、游戏类早教产品最受青睐: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学前教育信息化、数字化的飞速发展带动幼教产品的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幼儿图书、绘本外,还包括电子图书、有声读物、音乐、游戏、视频、DVD等多种形式,应用领域涵盖幼儿生活、娱乐、学习等各个方面。根据调查,视频、音乐、游戏类早教产品搜索量位居前三,更受青睐。
儿童游戏领域已有巨头出现,并且同时布局了动画片、大电影、周边等多种变现渠道。因此,游戏领域初创公司切入的难度很高,缺乏流量基础和多元化变现模式。很多创业企业也曾打造App Store爆款游戏,但最后都因为盈利问题无疾而终:
随着移动互联网规模的扩大,早教内容类APP兴起。目前国内应用市场上大概有5000多款早教类APP,比较热门的主要集中在婴幼儿早教领域,大致可分为儿歌故事类、语言识字类、认知学习类、益智游戏类等。
早教内容APP线上早教工具同样面临变现模式的问题,基本走的是APP-少儿IP-实体产品的路线,但在早期阶段除了软件付费和广告以外缺乏可行的盈利模式。擅长内容产生、运营的在线早教公司可以与智能电视、硬件厂商合作,精准定位用户群体,为其拓宽销售渠道并实现商业变现。此外幼儿早教产品,80-90后一代服务对线上产品的付费意愿增强,则是另一个利好现象。
目前各类早教APP中的典型代表有:
新一代父母的消费升级催生了早教+科技的机会。他们更愿意尝试和使用新的教育产品,同时为教育效果买单的意愿更强。高科技产品进入早教领域,催生了诸多智能硬件产品如儿童平板、故事机、机器人、AR、VR、体感产品等。
同时硬件产品作为大数据的切入口,通过硬件采集到的用户数据能够产生巨大的衍生价值,成为吸引企业进入的重要因素。
早教硬件普遍采取硬件+内容的销售模式,最终还是需要靠优质的内容获取用户。需要注意的是,虽然80、90后家长对于智能硬件的接受度很高,但其选择偏好随着硬件屏幕大小递减,电视、平板电脑依然是接受度最高的硬件,早教阶段采用VR镜片、头盔的,市场接受程度尚不很高: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该领域的初步判断如下:
内容方面:
载体方面:
本文作者为分享投资分析师李梦娜,北京外国语大学经济学学士、美国罗切斯特大学Simon商学院金融硕士。主要关注移动互联网、消费升级、媒体娱乐等领域。欢迎联系limn@sharecapital.cn。
Copyright © 36加盟网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130*1234567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咨询请细致,以便成功加盟。
(提交后,企业招商经理马上给您回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