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是由作者向读者说明撰写本书的意图及书中阐明的主要问题。其内容包括对书稿的介绍,阅读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适用范围、编写方法(如果是工具书、手册,还应写清楚使用方法)、编者分工、审校人和作者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切忌采取把书中每一章的章题抄一遍、然后再说一下读者对象的这样一种应付差事的态度。 修订再版的书,应有再版前言,说明本书初版以来的一些情况,新版书有哪些内容作了补充或修改,以及修订的原因等。 序言分为自序和他序两种情况。自序是由作者说明著作意图、写书经过、内容体例等情况;他序是由权威人士评介、推荐著作和作者以及对书稿有关问题的研究阐述。比如说写你是怎么想到这个题材的 或斜的时候有什么遗憾有什么不足 或是突然想到了其他什么事,提一提 都可以 只要和你写作的开头、经过、结果有关都可以。 建议你还是自己网上查下著名作家的杰作,只要灵感来了就不会受到这样的小问题烦恼了。 后记 写在书籍或文章之后的文字。多用以说明写作经过,或评价内容等,又称跋或书后。唐代韩愈作《科斗书后记》便有后记之称。古人多用书某书或某文后这一题名,如宋代欧阳修即有《书梅圣俞稿后》,曾巩有《书魏郑公传后》,王安石有《书李文公集后》,都以书后为题。偶或用读某书或某文后题这一名称,如唐代柳宗元《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便名之读后题。后世所谓题跋,都是后记。后记实际是列在书后的序文(见序),但与序文稍有不同。其差异之处在于后记或跋,篇幅往往小于序,在内容方面往往不需如序说得那么全面,体制规模也都小于序文。
后记怎么写
一、概念教后记,又称为教后小结或课后小结,是指教师上完一个课题之后,及时分析总结这一课的成败得失并简明扼要的写在教案上(大多写在教案末尾或旁批上)的一种明快而短小的文体。教后记有别于教学小结,它不是一堂课教学主要内容的浓缩和概括,不是课堂上提出问题得到阶段性的结论,也不是师生教与学活动得到阶段性的成果,而是教师对自己上完一课之后的回顾思考,重新认识和作出评价。教后记是教学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师教案有机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作用
1、写教后记实际上就是教学上的再备课,是对原来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的梳理和再思索,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查和评价。上课之前教师所作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操作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需要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出结论。教师通过写教后记进行自我小结,肯定成绩,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具体原因,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这对今后的教学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2、写教后记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对于青年教师来说,需要多多积累教学经验,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逐步胜任教学工作。青年教师通过写教后记,日积月累,教学经验就会丰富起来。对于老教师来说,坚持写教后记,也有利于自己更新知识,吸收他人的经验,在教学上精益求精。
3、坚持写教后记,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写教后记,能经常反馈教学信息,分析成败得失的原因,研究改进教学的对策,久而久之,教师就会增强传递处理信息的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能力、学科的教学测量及评价的能力和教学研究的能力,从而逐步成为学者型的教师。
三、内容 教后记是从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它是教师思想智慧的结晶。
教后记写作内容涉及到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它包括对教材内容的取舍或补充,对课时计划的安排,对教学目标的确立,对教学策略的抉择,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对教学程序的编排,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学媒体的运用,对教学现象的分析,对典型问题的探讨,对学生学习的设计,对学生反映的思考,对教学效果的检评,等等。这些内容,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择其一二进行小结,或批注点评,或连缀成篇。
四、形式 教后记的写作形式不拘一格,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批注式:又称点评式, 即在教案上各个栏目内容相对应的地方,针对实施教学的情况,言简意赅地加以批注、评述。批注又可分为眉批、夹批、尾批三种。 提纲式:比较全面地评价教学上的成败得失,经过分析与综合,提纲挚领和条分缕析地一一列出,写在教案末尾。摘记式:抓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抓住其中最成功的一点,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总结,并从中引出自己的见解,写在教案末尾。 随笔式:把教学过程中最典型的、需要探讨的教学现象集中起来,对它们进行较全面深入的剖析和研究、整理和提炼,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和体会,形成特定的思路,构成有头有尾的完整的篇章,成为随笔式的教后记。这是一种要求较高的教后记,也可写在教案末尾或教案附页上。写这种随笔式教后记,对搞教研最有用处,许多好的见解,往往就是从这种日积月累的随笔式的教后记中提炼出来的。
五、类型 从内容性质与形式的结合上来看,教后记有如下十种常见类型:
1、小结得失型。对一堂课或一个课题的教学效果进行实事求是的小结评价,肯定成绩,找出主要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教学的可行性措施。这是教后记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2、反馈信息型。把课堂上通过观察学生表情、情绪所发现的情况,或提问、检查作业、课堂练习、测验等方面发现的存在问题,以及学生听课后的反映,如哪些问题学生疑惑不解,哪些知识学生还未掌握,哪些学生学习还未达标等,将其记录在“案”,以便对症下药。
3、探讨问题型。把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典型问题和需要探讨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并把自己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研究结果及独到的见解写出来。
4、分析原因型。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异常的教学现象进行思考,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指出它的后果和影响,寻找克服它的对策。
5、拾遗补漏型。对教学过程中没有考虑周全的问题进行补充,对遗漏的内容进行增补。
6、纠正过失型。如实记录教学上的失误,重点研究采取什么措施来补救,以对学生高度负责任的态度来帮助学生获取正确的知识。
7、取长补短型。用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案以及教学效果跟教学最优化方案进行比较,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案。
8、研究学生型。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教”与“学”双向活动的最佳结合点,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
9、拓展扩充型。在教学内容方面,补充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知识信息,以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内容跟上时代步伐。
10、抓住“亮点”型。“亮点”即成功的闪光点。一堂课之所以成功,其关键是什么,用“沙里淘金”的态度去寻找这个“亮点”,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写成富有创意的教后记。
六、要求
1、迅速及时。把课堂上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的内容迅速及时的记录下来,并整理成文,不让它们成为稍纵即逝的过眼烟云。
2、实事求是。不虚美,说实话。要从实际实例出发,既要找出成功点,也要找出缺陷,并分析其原因,提出切合实际的对策。
3、有的放矢。要针对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因人因事有感而发,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教书育人的效果,如果目的不明确,无的放矢,教后记就会失去灵魂,失去价值。
4、就事论理。教后记要力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说明问题,不要就事论事,要就事论理,要把对一件事情的分析推广至对某一类事情的分析,使其具有典型性和可迁移性。
5、集中简明。教后记篇幅短小,容量不大,故主旨要单一,内容要集中,有所侧重,语言要简拣、明了。
Copyright © 36加盟网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130*1234567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咨询请细致,以便成功加盟。
(提交后,企业招商经理马上给您回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