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气温骤降
对人来说或许不那么适应
不过对于中华绒螯蟹️来说
这个天气正适合“长个”
这不,早上太阳些许露头
它们就迫不及待地爬到岸边
懒洋洋晒个太阳后再钻回水里
“我还是第一次知道,原来大闸蟹吃的是碎带鱼和熟玉米粒的混合饲料。”在上海塘之趣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蟹塘旁,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两位姑娘坐上小船,在养殖工人的指导下,向湖面抛撒饵料。“看着简单的工作实际上很费体力,更何况有那么多池塘。”上岸后,两人不住感叹。
两位大学生体验喂螃蟹
这次体验得益于“看大蟹、庆丰收、绘蟹乐——2021上海河蟹产业体系浦东行”活动。在“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的诗情画意的季节里,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上海塘之趣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劳动教育基地。
塘之趣上海中华绒螯蟹产业基地
选择“塘之趣”
学院也是经过多方考量
“首先,这儿是学校教授、上海市河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王成辉的科研和养殖基地,用来对大学生们现身说法,开展劳动教育可谓不二之选。”经管学院院长杨正勇教授告诉海岸君。
这儿养殖的,是王成辉历时10余年选育的“江海21”河蟹良种。“同学们仔细看,这些是种蟹。”塘之趣总经理吴海鸥轻巧地从池子里抓出一只大螃蟹️。见身边的男生有些犹豫,便指点一二:“两手抓壳的两边,它的大钳子就没用啦!”
放到秤上,大家顿时发出惊叹:“哇,居然有400多克!”吴海鸥解释,“爸爸妈妈”茁壮,“蟹二代”才能继承优良基因——尖额齿、大长腿,青壳白肚、金爪黄毛。首批开捕的已经出现了雌蟹6两、雄蟹8两的“大块头”。
“这里离学校不远,16号线往返很方便。”又一位同学道出了塘之趣的“地利”。
在上海河蟹产业技术体系经济文化组组长、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刘华楠看来,塘之趣作为学院的劳动教育基地,很有意义。“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们之前对水产养殖的过程知之甚少,在这儿他们可以感受生态养殖的变化。”她说,“同学们之后还会参与到河蟹的市场营销和推广中,我甚至觉得,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毕业论文选题。”
“阿拉啥辰光好吃上大闸蟹了?”
当天的劳动教育活动快结束时
有大学生向吴海鸥发问
“这几日秋风起来了
河蟹正在最后的育肥阶段
再等上十来天
就能在市场上
购买到肉美膏肥的大闸蟹了!”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 郜 阳
摄 影 | 于光磊 郜 阳
编 辑 | 梁 群
Copyright © 36加盟网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130*1234567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咨询请细致,以便成功加盟。
(提交后,企业招商经理马上给您回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