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地球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生命世界谱写了一曲曲悲壮赞歌,塑造了地球环境,孕育了人类文明史诗,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在科学传播的星辰里,中科院之声与华南植物园联合开设“花颜鸟语”专栏,既是生命世界之窗,又荟萃自然体验的点滴故事。惟愿她为自然世界代言,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惟愿她解读科学前沿,讲述科学故事,封存自然足迹。
2019年底,一种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病突然爆发,将可能的病毒中间宿主穿山甲推到了风口浪尖,掀起了一阵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潮。然而引起民愤的,更是因人们食用穿山甲而染病的现象,至于穿山甲是个“什么东西”,关注度就没那么高了。世间万物,都是知其然方知其所以然,空谈保护而不关注动物本身,何异于叶公好龙?现在,让我们将关注点回到穿山甲本身,了解一下我国原产的中华穿山甲吧。
中华穿山甲(鼎湖山保护区供图)
身披坚甲的动物
中华穿山甲(学名:Manis pentadactyla)是隶属鳞甲目穿山甲科的一种哺乳动物,头体长42~92 厘米,尾长 28~35 厘米,体重 2~7 千克,头面、颈背、体背及两侧、四肢外侧、尾背腹面覆盖鳞片,其余部分仅生有稀疏毛发,无鳞片。躯干鳞片与体轴平行,共15~18列;尾巴上覆盖纵向鳞片,每侧 16~19枚,大多呈黑、棕、深灰色。尾巴较其他穿山甲短,因此又被称作短尾穿山甲。长有一双小眼睛,耳朵裸露在外;吻细长,脑颅大,如同圆锥;背部略隆起,四肢粗短,行走贴近地面。当它走起路来,像极了一位披甲战士匍匐前进。
战士的装备,逃兵的灵魂
中华穿山甲身披瓦状鳞片,看起来威风凛凛、无可匹敌,但实际上却是外强中干、虚有其表。首先,它视觉退化,听力也不太好,没有牙齿,全靠灵敏的嗅觉支撑着它觅食与躲避天敌。其次,它四肢粗短,足有5趾,虽有强爪,却不是用来御敌,而是用来挖洞;加上它前足爪长,走路时为保护前爪而代以腕部行走,逃跑时拼尽全力也往往落于人后。设或有一虎狼猛兽来袭,这位黑甲“战士”却无意厮杀、撒腿就跑,躲避不及就使出穿山甲特定的“三板斧”:头一埋、前足一抱后足一缩、尾巴一蜷,变成球状。然后敌不动我不动,敌动我亦不动,慢慢将敌人耗走。这种防御方式极其危险,纵有坚甲护身,中华穿山甲也有可能会被猛兽杀死,但“士可杀不可辱”,即便身死,它坚硬的鳞片也能割伤猛兽嘴巴,让猛兽捕食不得,得以保全其身。然而可悲的是,这种被动的御敌方式,可以耗走猛兽,却无法逃脱人类的捕杀。
刨土挖坑小能手
与所有穿山甲一样,中华穿山甲具有超强的挖掘能力(只能刨土,不能凿石),这种能力一般表现在觅食与造穴上。其通常栖息于气候温暖湿润、食物水源丰富的低山丘陵,主要以蚂蚁和白蚁为食。遇到白蚁巢穴时,会用锐利的前爪迅速刨开蚁穴,待受惊的白蚁四处逃窜时,再用沾满粘液的细长舌头疾风残卷,将白蚁尽收腹中。因此,中华穿山甲能有效控制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白蚁数量,减少白蚁对树木的危害。它们一般居无定所,并非无处容身,而是容身之所太多了。因为它们会根据季节与食物变化而营造洞穴,夏天建在地势较高而通风凉爽的山坡下,冬天则筑于地势较低而背风向阳之地。此外,它们还表现出不凡的建筑造诣,所筑洞穴不但实用性强,还兼顾美观。其冬季巢穴可长达10米,一般毗邻白蚁穴,方便取食,穴中隧道弯弯曲曲,每隔一段距离就筑一道土墙防御,尽头是一间较为宽敞的“房间”,铺以保暖的杂草,用以抚育后代。
大好的春光,母亲的尾
中华穿山甲是一种穴居动物,它们在洞里居住,躲避天敌和不良气候,也在洞内繁衍生息。每年4~5月是其交配期,12月至翌年1 月为生育期。其繁殖力低下,一般每胎仅产1崽,每年仅产1胎,母兽繁殖年限估计最多只有15年。到了春暖花开之时,母兽就会带着幼崽外出活动。中华穿山甲妈妈是非常称职的母亲,在洞外,它会以身作车,把幼崽驮在尾巴上,上山下水,感受和风暖阳;若受到威胁,它会将孩子蜷缩在身下或尾巴里,四肢紧抱,誓死都不放开。这种母兽保护幼崽的本能,也在被猎杀中产生了许多不忍卒听与感人肺腑的故事。遗憾的是,它们这种带娃与保护方式反而有助于人类对其一网打尽。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中华穿山甲平日深居简出,一般夜间活动,活动时间很少。虽会爬树游泳,但无意“逐鹿中原”,唯幽深温润的洞穴最亲近也。然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古代典籍有云,穿山甲片可入药,于是药店储物柜中尽塞甲片;或有人云,啖穿山甲肉可得“穿透之力”,于是饭馆餐桌上,扬手便可食其肉。药香袅袅,肉香阵阵,于是山丘陵原里到处都是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穿山甲是很好捕捉的动物,它没有獠牙,也没有毒液,跑得不快,最后底牌就是蜷成一团,人类只需一伸手,便可将其收入囊中。据不完全统计,仅2016~2019年间,全球有超过50万只穿山甲被盗猎和非法贩运!人类对穿山甲的追杀,或许只能以杀光最后一只而终止。事实上现实离这个结局已不远矣,如今,中华穿山甲在中国大陆的数量几乎是屈指可数了。
结语
生物之间都是相互制衡的,缺失了其中一环,势必会造成另一环的失控,最终也会反噬人类。2021年7月,全国都在为大熊猫的降级而欢呼,但很多人不知道,早在 2020年6月,穿山甲就被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位有着 8000万年进化史的前辈,已经到了灭绝的边缘。可喜的是,近几年在广东某些地区零星地发现中华穿山甲的身影。如2019年,中华穿山甲出现在鼎湖山布控的红外相机中——这是它在鼎湖山“消失”了36年后的再次出现!古老异兽的回归,更能引起我们对自然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深思——“人类只有自己可以吗?”
红外相机拍摄:中华穿山甲(范宗骥 供图)
来源: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Copyright © 36加盟网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130*1234567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咨询请细致,以便成功加盟。
(提交后,企业招商经理马上给您回拨)